查看原文
其他

初试复试双第一,浙大宁理图书馆的"长期蛀虫" 成功上岸双一流,她的经验在这里

为你筑梦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1-07-09

4年,1460天,239本书

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

学校网新163班叶菲楠

用亲身经历予以回答

叶菲楠

网新163班学习委员

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初试、复试双第一

现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拟录取


在校期间成绩优异

曾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

三好学生

学院年度优秀团干部

校先进志愿者

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、先进个人


跨考哲学,将自己从电子产品中解放,啃下旁人眼里枯燥、生涩的专业书籍,每一件都不是易事。而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推动着叶菲楠一步一步,去领会哲学的奥妙。



“和自己做朋友,就永远都不会孤独”



辽阔无垠的海洋里,一群“海洋杀手”伪虎鲸在发现一群宽吻海豚之后,正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迅速逼近它们。就在观众以为接下来即将看到一场血腥的围猎时,宽吻海豚突然掉转了头,连叫声也改变了,仿佛是在迎接并试图同伪虎鲸进行交流。“这两种不同物种的生物,似乎是彼此的好友。”解说员说道。

这是纪录片《蓝色星球》中的一幕。看到这一幕时,叶菲楠惊诧得掉下了眼泪。“除了人类,自然界也有真正的友谊。在这广袤孤独的海洋中,遇到老友是多么珍贵。”拥有相知相伴的情谊,在她看来,是尤为让人羡慕的一件事。

备考两年,在这场同考研的拉锯战里,叶菲楠近乎是“孤军奋战”的。“作为图书馆的长期蛀虫,我觉得图书馆是这个学校里最让我感到安心的地方。我初试取得第一,大部分要归功于图书馆的五楼考研自习室。因为我从不在寝室学习,所以两次都抽到考研专座,实在是幸运之至。”叶菲楠这样说道,也正因为这样,图书馆的考研专座成了她的小天地,而她也在这一方天地里一头扎进哲学的海洋。她没有报班,没有研友,亦没有目标院校的同专业学长学姐可以请教,只能独自一人摸索并衡量所有重要的讯息,或是自行消解掉所有负面的情绪。她不认为这样的孤独难以忍受。相反,她极为享受并乐在其中。

和自己做朋友,就永远都不会孤独。这段时间,我最想感谢学校图书馆、我的父母、以及我的导师陈雪军老师。”对她来说,这段与自己作伴的时光因为有了学校、父母、老师的支持将被放进回忆里永久珍藏。

叶菲楠与陈雪军老师



学会与所见之物进行交谈  



随着对哲学的学习愈加深入,叶菲楠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在不断地提高。即使看到一小块普通的色斑,或是一盏日光灯,都会浮想联翩,想到地中海上白色的帆船、炽热的太阳上的黑子与莫言笔下红高粱地里展开双手的九儿。这种敏感性的提升让整个世界在她面前迅速变得丰饶起来,她与她所见之物皆在进行着一场无形的交流。

她与休谟,与康德,与众多智者同行,最喜欢的哲学家是维特根斯坦,并且深信“我与这些哲学家融合。”在熟知并掌握了他们的思想之后,叶菲楠总会不自觉地动用起这些深刻的教诲。“比如对于有些话,我第一反应就是怀疑,这是休谟教的。想做什么事时,脑中会想起康德的‘绝对命令’:如果别人都像你这么做可以吗?”她像一尾鱼般游进浩瀚无边的思想史里,以书会友,叩响这些著作的大门,与哲学家进行一场又一场“走在云端”的交谈。

她叩响的第一部著作是马可·奥勒留的《沉思录》。那时她高一,肩上尚扛着极大的学业压力,却被记录着古代罗马皇帝众多自省的书籍慰藉。这成了她喜欢哲学的开端。大一,在立交桥考试失败之后,她才真正决定了考研的方向:哲学。她用“光怪陆离”来形容思想史,并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。她相信唯有哲学可以让她不断迫近天地宇宙间一切最本质的真理。



听从我心 无问西东



但这并非一个从始至终都是一往无前的故事。叶菲楠坦率地讲起她的怀疑与犹豫。跨专业考研的难度与种种现实原因横亘在她面前,梦想被身边的家人与朋友一次次否定。这种梦想不被接受所带来的失望、沮丧与无助一直压在她心头。她动摇过,备考时最初的选择并非哲学。但在翻开复习书籍的刹那,那种对哲学外其他知识的抗拒感又时时提醒着她,“追随内心,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吧。

叶菲楠还是决定要走哲学这条路。

既然不被理解,那就去找更多的书来寻求答案。她创办了一个公众号,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输出与表达自我,名字很简明,叫“外国哲学笔记”。“也是因为我想建立自我认同,表明自己的志向。”

她身上有纯粹的,对于理想,对于真理,对于智慧,对于哲学的激情。当问及她这种激情的源头来自于哪里时,她坦诚地回答,“激情的源头,其实就是激情。如果有什么导致激情的话,那我热爱的就不该是哲学,而是那个东西了。我这么说是因为,对真善美的热爱,都是没有原因和目的的。即使是考研,我也没有把它当作手段。这个过程就是我做这件事的意义。”

考研的结果对她来说,仅仅是锦上添花。她更在意的,是这个过程终于将她塑造成了她想要的那个样子。



“我用我的生命存在确证形而上的真理”



四年间,叶菲楠在图书馆的借阅记录,是239本书。

大一时她读文学、心理学,有着感性的思维,喜欢把世界情感化;大二时她读天文、地理、数学、政治、法律、社会学,慢慢学会用整体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变化与发展,建构起一个理性的、立体的世界;大三时她专攻哲学史,努力掌握古希腊至现代伟人的思想,学会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。她把四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泡图书馆上,不断汲取知识来丰富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,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,潜心笃志雕琢自我,以致于后来在逛街的时候,突然发觉自己成了一个“衣盲”、“鞋盲”、“化妆品盲”,“对喜欢吃的东西也没兴趣了,因为觉得还不如书好看。”

坚持阅读、坚持学习的成果在2019年的冬天终于被验收。笔试那天,她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,凭借着平常复习看书时列的模板与思维导图,才不至于无从下笔。陌生的环境总会带来重重困难。住的酒店离考场太远、倾盆大雨让她的鞋尽数湿透、由于考场太大而迷路,差点赶不上考试……所幸这些困难最终都没有干扰到她的考试。她说起自己身上一个很突出的优点——遇事冷静、镇定。这个优点在她复试时也给了她很大帮助。

复试是网络面试。叶菲楠紧张到从早上五点便醒过来,一直等到下午一点,面试开始。她在开口作自我介绍时,突然听见耳机里自己的声音有回声。这严重干扰到了她的思路。她向老师提出了设备的问题,并按照规定,被安排到了最后一个面试。这桩突发的事件并没有让她太过慌乱。她让自己迅速冷静下来,并排查电脑及耳机等各种设备,最终发现是辅机位的麦克风被打开了,这才导致了回声。妈妈也跑出门买了一副新的耳机,问题总算迎刃而解。

下午四点,她重新开始面试。11个小时的等待让她的心完全平静下来,紧张的情绪也早已不翼而飞。她从容自若地应对每一个老师提出的问题,并在回答时辅以生动的表情与手势,向老师完全展现出一个外向开朗的、落落大方的自己。

她享受着孤独,却也不畏惧主动表达自我。复试全系第一的成绩着实让她出乎意料,尤其是在遭遇了突发事件的情况下。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平日里坚持与自己交流、写日记的习惯。“这两个习惯都是在和自己对话,和自己说话都没问题了,那么和别人说话也没什么问题。”

她无比期望着在心仪的校园里见到有着相同研究兴趣,一样关心人类知识问题的偶像导师,找到与她志同道合的同学,在相同领域里潜心研究。她对未来有着明确的方向。“中国哲学的全球化传播是我的一个目标。精通中西文化,用人文批判科技异化,就是我自己给自己确立的使命。”

她在那个寄存着自我思考的公众号上,写下,“我终于能向众人宣告我的梦想了。我能向大家表现哲学的美妙。我用我的生命存在确证形而上的真理。


推荐阅读


1.一探究竟!这个毕业班深造率超35%,其中七成还是跨专业
2.倒计时30天|浙大宁理为你高考备上美食,加油“鸭”!
3.牛!浙大宁理这个宿舍3人考研成功上岸,快来看看学霸宿舍是如何炼成的!
4.四季之歌|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农忙
5.省内2所高校跻身前三十!浙大宁理版“江南皮革厂”勇闯阿里天池赛场

▶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
▶文字 |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采编部 陈佳炯
▶图片 | 叶菲楠
▶今日编辑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张唯佳
▶责任编辑丨林丹虹

-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-
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

订阅号:nitnews

投稿邮箱:nitnews@nit.net.cn

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
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

一经录用,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